韓國K-REACH監管體系2.0版技術革新要點解讀
立法進程關鍵節點
草案公示期:2025.2.13-4.14(WTO通報G/TBT/N/KOR/1285)
生效時點:2025.8.7(暫定)
過渡機制:新注冊物質即時適用,現有物質設12個月緩沖期
核心修訂技術分解表
修訂維度 | 技術突破點 |
危害物質分類學框架 | 新增三大科學分類體系: 人類急性毒性(GHS 類別 1-2) 人類慢性毒性(致癌 1AB) 生態毒性(PNEC≤0.01mg/L) |
評估機構重構 | 設立危害物質評估委員會(HAC) 隸屬韓國化學品評估委員會(KCC) 配置毒理/生態/暴露評估三大學組 |
評估范圍擴展 | 強制評估物質清單擴容至 年產量>10 噸現有物質 所有新申報物質 含 PBT/VPVB 特性物質 |
CBI 披露穿透機制 | 不可豁免披露項: 物質通用名(IUPAC) 暴露場景建模數據 廢棄物處置技術參數 急性毒性閾值 |
OR 管理制度革新 | 實施唯一代表(OR)動態備案制: 任命/解職 72 小時內 KECO 系統申報 年度合規審計報告電子化提交· |
企業合規應對矩陣
1. 物質分類體系重建
2025年Q3前完成現有物質GHS重分類(依據KOSHA Guide 2025-21)
新增慢性毒性物質需提交QSAR預測報告(v2025.1版算法)
2. 檢測認證調整
新增GC-MS法鄰苯二甲酸酯檢測能力(CNAS認可擴項)
更新XRF檢測設備校準程序(參照GB/T 26125-2025)
3. 供應鏈管理革新
OR需取得K-ECHA簽發的電子身份證書(2025.9.1啟用)
實施物質信息傳遞書(SDS-KR格式)季度更新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