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自行車市場持續增長,鋰離子蓄電池作為核心部件正面臨更嚴格的質量和安全要求。GB/T 36972-2018《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國家標準的實施,為生產企業提供了明確的技術規范和發展方向。
該標準首次系統化構建了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的技術指標體系,涵蓋電性能、安全性能、環境適應性三大維度。在過充保護、短路防護等安全測試項目中,要求電池組在極端工況下仍能保持結構完整性,這對企業的BMS管理系統研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生產商需特別關注標準中新增的循環壽命測試(不低于400次)和低溫放電效率(-10℃環境下容量保持率≥70%)等硬性指標,這些參數直接影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對于生產企業而言,標準實施意味著技術升級的窗口期。建議從三方面著手應對:首先建立全流程質量追溯系統,確保原材料采購、電芯組裝到成品檢測各環節符合標準;其次加大研發投入,重點突破熱管理技術和智能保護電路設計;最后加強與檢測機構合作,通過預檢機制提前消除產品合規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標準中引用的振動測試、機械沖擊測試等環境適應性條款,要求企業改進電池結構設計和封裝工藝,這對中小型廠商的產線改造形成一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