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液化石油氣是我們日常生活加熱、做飯的主要燃料。除此之外,液化石油氣也應用在汽車燃料、發電燃料、化工原料生產、熱水器燃料、采暖制冷設備燃料等多個領域。
正是液化石油氣應用的廣泛性及普遍性,其質量性能及安全性能就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當然液化氣的高熱值、低污染、易于貯存運輸等性能,也是它得以普及的原因。
液化石油氣檢測項目
氣味分析、密度測定、馬達法辛烷值測定、二烯烴測定、蒸氣壓測定、最低蒸氣壓測定、銅片腐蝕試驗、總硫含量測定、硫化氫測定、游離水測定
組分分析:碳3烴類組分、碳4及以上烴類組分、碳3加碳4烴類組分 碳5及以上烴類組分
殘留物檢測:蒸發殘留物、油漬觀察
液化石油氣關鍵檢測指標分析
1、組分分析
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就是碳3、碳4。當然也有少量的碳2、碳5等。組分分析的目的就是對這些主要成分含量進行分析,從而為質量評定提供依據。除此之外液化石油氣在精制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不飽和化合物、水分、含硫化合物等雜質。這些也是影響液化石油氣品質的關鍵。組分分析我們可以采用氣相色譜法、熱導檢測器等來測試分析,采用面積校正因子歸一方法進行計算。
2、總硫含量分析
液化氣本身是不含硫的。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液化石油氣使用安全性,會添加含硫臭味劑。加臭味劑的原因,是因為液化氣本身無色無味,如果產生泄漏,可能不會引起注意。液化氣如果脫硫不完全就會存在一定硫含量。而硫含量會對液化腐蝕性能產生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對總理含量進行檢測分析。總硫含量可以采用微庫侖法來進行測定,當然也可以采用電量法。
3、殘留物分析
殘留物的兩個檢測指標就是蒸發殘留物和油漬觀察。殘留物檢測時一定要考慮溫度和時間的影響。儲物要把殘液檢測和殘留物檢測的概念區分開。殘液是液化石油氣鋼瓶中殘液存在比例(通常為3.33%)。而殘留物則是液化石油氣蒸發后的剩余物質體積(不大于0.05mL/100mL) 殘留物檢測方法可參考SY/T 7509中的規定。油漬觀察時,要把溶劑進行重蒸餾,以此消除空白影響。
實驗室依據國家標準GB 11174-2011《液化石油氣》、GB 19159-2012《車用液化石油氣》中的規定,運用氣相色譜法、紫外熒光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電解法、乙酸鉛法、壓力密度及、電量法、層析法、銅片腐蝕試驗法等等技術,可提供液化石油氣的資質檢測報告,對其關鍵指標,組分含量進行精確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