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某產品果汁致死?保健品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3·15各種安全問題、造假事件被曝光,看得人心激蕩尚未平息,近日,就又爆出一女子因長期飲用某保健品牌的果汁而致死。據媒體報道稱,女子系該品牌的員工,因肺部嚴重感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之前并未及時就醫,而是僅僅飲用該品牌的果汁,任由發燒,最終延誤病情導致死亡。
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保健品行業存在的重大問題——過度宣傳,夸大作用。
其實對于保健品,近些年我們已經漸漸地對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因為各種宣傳效果與實際效果的巨大差別,甚至是出現重金屬超標等安全問題,大家逐漸開始能夠理智對待。但是由于保健品行業的巨大利潤,保健品生產商受利益驅使,仍然在做營銷時,抓住部分消費者病急會亂投醫的心理,做出夸大甚至是與事實完全不符的宣傳。比如,網友爆料稱,該保健品的員工曾天天給周圍人洗腦,說她因為吃了該產品,59歲生了一個娃,其中品牌下某個果汁產品(和上文中女子果汁為同一產品)能夠包治百病。
首先,這樣的推銷方法和宣傳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過于夸大事實的虛假宣傳。保健品,顧名思義是保健食品而不是藥品,或許在某些方面它能夠調節人體機能,但不以疾病治療為目的。任何一種因過度宣傳而有可能導致病人耽誤治療的行為都是一種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行為。對于這種行為,首先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監管力度,打擊限制過度夸大的虛假宣傳行為。生產廠商應該嚴格遵照相關執行標準,生產安全合格的保健品。同時,依據事實,適度宣傳。而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應該清楚一點,保健品無法代替藥品,疾病治療應該到正規醫院,尤其在病情加重時一定不能依賴保健品的“神奇療效”,否則會耽誤病情,釀成不可預估的嚴重后果。在購買保健品時,還要關注保健品的各種信息,例如,執行標準,是否合格,生產日期,所含成分等等。
這次悲劇的發生,保健品被再次推上風口浪尖,保健品行業的問題也再次引起了關注,究竟該怎樣減少和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我們共同期待。